- 主 题:互联网+政务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动能
- 时 间:2019年8月7日
- 嘉 宾: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井胜
- 简 介:
如何解决行政审批难点、痛点和堵点,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、高效、透明的政务服务,接受了记者采访。
近年来,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自治区,市委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,紧紧抓住数字经济、智能时代到来的有利时机,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,全面推进互联网+政务,致力于解决行政审批难点、疼点和堵点,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、高效、透明的政务服务,为打造稳定、公平、透明、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创造有利条件。
第一、聚焦群众办事多头跑、重复跑的难点和疼点,加快推进互联网+政务服务,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。我们搭建了全市政务服务一张网,大力推进网上办。建设银川网上市民大厅,96%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可通过网上申请,50%以上事项可实现全程网办,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办事成本,提高了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。我们不点拓展延伸基层政务服务信息化,推动就近办和自助办。在办事大厅、社区和银行网点等设置100台自助终端设备,实现490项审批事项可预约查询、25个审批事项可直接办,为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新模式。我们上线政务服务银E通手机APP、推进指尖办和移动办。围绕建设“移动服务之城”的理念,上线银川政务APP“银E通”,设置公共服务、行政审批、便民服务三大模块,实现52项行政审批事项指尖可办、490项审批事项可实现手机预约,1132项事项实现在线查询,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新体验。
第二、聚焦企业进入市场门槛高的疼点,加快推进审批全程电子化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我们突破信息障碍,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。按照“一件事情、一次办好”的思路,组建银川商事服务大厅,重塑审批流程,实现“串联批”为“并联跑”,将原企业开办的6个环节压缩为1个环节,实现企业开办1-0.5个工作日,企业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,在去年国务院大督查通报全国第二。我们大力推进数据共享,实现1+N多证联办。依靠数据共享打破过去市场准营许可一证一审批的传统模式,构建了“一表申请、一次勘验、多证同发、全程网办”的“1+N多证联办”的新模式,有69个准营许可事项实现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成一揽子事,真正做到了“省时、省力、省心、省钱”。
第三、聚焦投资项目审批周期长的堵点,推进信息互联互通,构建一体式集成审批新模式。我们重构审批流程,项目报批实现30个工作日办结。按照项目审批全链条闭环式构思,组建了银川市投资项目服务大厅。搭建网上投资项目审批平台,先后推出“多评合一”、“多验合一”、“多审合一”“多表合一”“多图联审”等创新举措,实现社会投资项目平均报批用时30个工作日以内,在去年国务院大督查全国排名第八位。
第四,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,依托互联网+政务,全面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指标齐头并进。我们加强顶层设计,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专项行动,针对企业开办、施工许可、水电气保障、获得信贷、合同执行、信用监管、市场监管、跨境贸易等18项指标,依托互联网+,对标一流,重构办事流程、减环节、减材料、减时限,降费用,优服务,全面优化营商环境。
新形势、新趋势、新未来,在全国上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大潮中,百舸争流、千帆竞发,你追我赶、不进则退,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、振奋精神、抢抓数字经济时代的历史机遇,对标一流、务实苦干,着力推动银川市智慧政务跨越式发展,争做优化营商环境的急先锋和排头兵,持续为企业“松绑”、为群众“解绊”、为市场“腾位”,打造银川行政审批品牌升级版,为提升银川投资吸引力、综合竞争力、城市影响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